以集成管理为核心的煤炭企业应用集成解决方案

发布时间:2013-03-25 发布人:西点信息 浏览:1711次
文章来源:中国煤炭杂志 发布日期:2006-2-7

一、信息技术在煤炭工业中的应用

    20世纪90年代,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产煤国,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劳动力廉价,本应在国 际 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但由于技术、管理、体制等原因,大多数煤矿的劳动力效率低下。1998年我国原有统配煤矿的平均全员效率仅为美国的1.6%,澳大利亚的1.78%;工人年工 资仅为美国的2%,澳大利亚的1.15%,工资差别如此之大,但吨煤劳动成本还是超过了美 国。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煤炭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从先进采煤国和我国神华、兖州等矿区“九五”的发展经 验,以及其它传统产业发展的经验我们可以得到的一个结论是: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煤炭工业。对煤矿生产产生重大影响的有电力电子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 管控一体化技术等先进技术。

    西部世纪软件在多年的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特别是在对煤炭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以集成管理为核心的煤炭企业应用集成解决方案”。我们愿意为煤炭行业信息化建设奉献自己的成果和智慧,为煤炭行业集团的管理变革提供更为有效的支持.

 二、西部世纪煤炭企业信息化系统的框架结构

    为了实现矿井信息的高度集成,煤炭企业信息化在其实现过程中应以网络技术为核心, 采用先进的采煤方法、工艺和设备,在实现以现场控制为主的局部控制基础上,扩展到以地 面集中操作、分布控制为主的全过程控制,通过生产现场的设备层与控制层、信息层的集成 ,实现控制与管理的数据通讯与共享,通过基于ERP思想的管理信息化系统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实现管理信息化系统和生产自动化系统的集成,达到通过生产控制系统控制生产过程、 管理信息化系统控制管理过程,并使两个系统的监测和控制能力通过网络高度集成,并能够 最终实现通过互联网络进行异地远程监测与维护,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决策支持,西部世纪提出了“一个平台、五个系统”的煤炭企业信息化框架结构,

     (1)基础网络运行平台。构建整个信息应用系统的基础网络运行平台。提供稳定、高速、安全、随时可用的信息流通平台。

     (2)矿井集中监控系统(DCS)。将井下、地面相关生产设备、设施统一监控,各种信息相互验证,保证信息准确性,保证安全、高效。

     (3) 生产执行系统(MES)。在安全监控系统的基础上,实现生产的安全、高产、高效。通过生产调度系统,将物料供应、设备管理、人员与班组能力管理、生产成本核算等系统结合起来,实现敏捷生产。

     (4)物流及经营管理系统(MS)。包括销售、财务结算、物资采购与供应等经营管理子系统。

     (5)事务管理系统(OS)。包括行政办公、人事劳资、企业文化、对外宣传、项目管理、文档管理、安全与健康管理、党政工、教育文卫等子系统。

     (6)电子商务系统(EBS)。包括对外门户、与供应商往来、与客户往来等子系统。

    整个系统以生产执行系统(MES)为核心,强调产量与安全的平衡。以生产调度为中心,向上拉动销售与采购,向下指导设备运行与监控;财务预算、成本与核算,衡量生产系统的绩效。

    通过实施,可实现以下目标:矿井安全生产和管理各环节全过程的自动化 ,煤矿企业管理信息化和办公自动化,实现煤矿企业生产、管理与控制一体化和对外信息的共享。

    三、西部世纪世纪煤炭企业信息化“两层”应用模式

    煤炭企业受资源赋存条件的影响,其企业组织机构的分布在一个较大的范围之内,相互之间的距离较远。因此煤炭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必须有其自己的特色。西部世纪根据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煤炭企业信息化应用的“两层模式”。

    该模式将煤炭企业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分为总部系统和二级单位系统,数据分别存储在各自系统的数据服务器中,各系统通过提供Web Server的方式,由系统自动同步需要的数据和指令。二级单位和公司信息管理系统既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又满足集团统一管理的需要。按照企业信息化的多层模型,在各矿和生产单位的底层监控系统和生产执行系统(MES)将采用完全独立实施的模式,上层的经营管理系统按照“保证独立,兼顾集中”的方式,对煤业公司和生产矿之间存在的“交集”,将统一建设。

    煤矿和煤业集团信息系统在子系统之间接口,主要是以物资供应、运销管理、行政办公、安全监控为核心的几个子系统之间,煤业公司的相应系统将与煤矿的对应系统之间直接通过XML方式进行数据访问。

    采用这种应用模式有以下的好处和特点:

    (1).保证了数据的独立性,各公司只存储本单位的信息。

    (2).通过基于门户的方式,提供了对外的数据访问接口,既有利于上级单位的集中管理,也有利于同级单位之间的数据保密。

    (3).提高了系统的反应速度,符合极小通讯量的要求。由于局域网的带宽一般较高,充分满足了企业内部经营生产信息流。而通过广域网只传送上级所关心的数据,减少了不必要的数据占据带宽的因素,提高了整个煤业公司信息管理系统的运行速度。

    (4).有利于“总体规划,分布实施”。 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急用先行、效益驱动”的原则,按照分布实施的原则,将一个生产矿做为一个完整的应用单位,先从一个生产矿开始,逐步推广到全公司。在分布实施过程中,只需考虑各二级单位和煤业公司之间的接口,不必考虑二级单位之间的接口,有利于系统的实施。

    四、基于门户思想的西部世纪煤炭企业集成应用解决方案

    企业信息化建设一直是由管理需求和技术发展两个引擎驱动。从管理需求的角度出发,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的出现,企业本身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碰到的问题需要解决是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动力。因为管理的分级和组织的细化,导致信息系统围绕着不同的管理阶段和管理职能来展开,如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办公系统(OA)、邮件系统等等,这些系统将一个完整的业务链设计成一个一个的管理单元。

    从技术的发展角度看,由于技术状态的不均衡,各个厂家的经验和从事的服务范围限制及平台、工具的不统一,加上管理过程和管理系统的规范标准缺失,使得各个信息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和集成性成为问题。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这些问题,导致目前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企业“信息孤岛”问题。

    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和内外网互动问题,IT界的解决方案经历了从系统集成(SI)到企业应用集成(EAI),发展到企业信息门户(EIP-Enterprise Information Portal)的解决方案。

    信息系统模型的核心是企业运营支撑系统,是操作处理层面和业务控制层面。整合管理支撑平台和业务支撑平台的中介就是企业信息门户系统——PORTAL。它是一个应用系统,它使企业能够实时关联存储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信息和知识,使企业员工、客户和合作伙伴能够从单一的接触点访问其所需的个性化信息。

    西部世纪软件提出EIP解决方案

    西部世纪软件的EIP解决方案与现今对统一企业外观的需求结合在一起,是为大型企业创建的信息框架。其解决方案是构造出一个高度分布式的、统一的门户框架,这个框架可以实现:

     基于标准的信息互操作性

     可管理的集成与松散耦合

     对于实现真正分布式的门户信息和提供跨企业无缝集成与信息交付来说,拥有正确的技术和标准是很重要的。

上一条:世界上最不准的天平 下一条:“爱沟通、爱知识 IKM免费赠送活动”全国限500家知识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