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升组织执行力(2)

发布时间:2013-04-03 发布人:西点信息 浏览:1809次

2.如何提升组织的执行力?
        2.1 提升执行力的6要素模型

        执行力的高低,与执行的动力和能力两个方面相关,显然,没有动力,再高的能力,也不会有高的执行力;没有能力,再大的动力,结果也是零。因此,执行力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执行力=动力×能力
        执行的动力源自激励,包括两个要素:(1)文化;(2)奖惩系统。奖惩系统又是以考核为基础的。
        执行的能力由4个要素构成:(1)目标、计划及跟踪;(2)合理的流程;(3)合适的资源:人、财、物、知识等;(4)协同平台。
       下文对这些要素分别进行阐述。

        2.2 提升执行动力要素:文化
        2.2.1 什么是文化?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的环境或个性以及它所有的方方面面。从根本上来说,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成员所共享的价值观念、信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文化实质上解决“以什么为荣”的问题,它是在人们头脑中或潜意思里,关于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荣什么是耻的观念和判断。企业文化是影响执行力的重要因素。
        2.2.2 构建执行力文化的重要性 
        在某种意义上讲,现代企业的竞争,最根本的是文化的竞争。要想让企业拥有高的执行力,将企业塑造成一个执行力组织,就必须首先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执行力文化。执行力将成为新的企业竞争力,而执行力文化则是企业发展壮大、立于不败之地的沃土。
执行力文化就是强调执行和绩效的文化。
        2.2.3 如何构建执行力文化
        构建执行力文化需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连续的步骤,如图所示:

 

       (1) 从改变信念和行为开始 
        当企业的文化已经对当前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或者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障碍时,就需要对原有的企业文化进行变革,需要在企业文化中贯穿执行力特征。要成功的完成企业文化的变革,就必须要从改变员工的信念和行为开始。要改变那些能直接影响企业效益的员工行为和信念。
        (2) 建立执行力的运作机制 
        建立有效的社会运作机制,使正确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规范可以得到不断的宣贯、实践和强化。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它对于同化每一位员工、协调企业、统一企业的所有行动的作用巨大。信念可以影响到企业的具体行动。如果不将价值观或信念转化成具体的行为规范和行动,再好的价值观和信念都只是空中楼阁。
        (3) 将薪酬与绩效挂钩 
        员工所得到的薪酬既是对其在过去工作努力的肯定和回报,也是他们以未来努力工作得到报酬的预期,激励其在未来也能努力工作。所以,薪酬激励不仅仅是金钱激励,同时也包含了成就激励、地位激励。
要在企业内部建立起执行力文化,就必须将薪酬与工作绩效挂钩。避免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消极局面,从而在企业内部真正建立一种执行力文化。
        (4) 展开有效的企业沟通
        要建立企业执行力文化,还必须在企业内部展开强力对话。为达成有效沟通的目的,谈话最好是开放式的,或非正式的,谈话一定要在坦白的氛围中进行,真相高于和气。
        (5) 领导者以身作则
        在一定程度上,领导者的行为成了企业行为的标杆。领导者必须亲力亲为,身体力行,对自己的工作能全心全意的投入,只有如此,才能影响所有的员工的行为方式朝你所希望的方向转变,从而建立起执行力文化,并将企业打造成为一个执行力组织。

        2.3 提升执行动力要素:奖惩系统
        奖惩系统包括考核和激励两大方面。
        2.3.1 激励
        (1)当代激励理论的综合
        激励的理论和方法有很多,包括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激励-保健理论、麦克莱兰的三种需要理论,目标设定理论,强化理论、期望理论等,都是从某一个角度揭示了激励的内在机理,都在某一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现实世界是复杂的,人的激励需要多种方式。下图是当代主要激励理论的综合,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相关的管理学书籍。

 

       (2)关于激励员工的建议
       个体的是复杂多样的,对于员工的有效激励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认清个体差异
  • 使人与职务相匹配
  • 运用目标
  • 确保个体认为目标是可以达到的
  • 个别化奖励
  • 奖励执行力高的人,奖励与绩效挂钩
  • 检查公平系统
  • 正视钱的作用

       2.3.2 以科学考核为基础的奖惩系统
       有效的奖惩系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准确及时的度量
       做了什么?做了多少?度量一定要准确、及时。
      (2)合理的标准
       做成什么样、做到什么程度是合理的?这样的标准要尽可能地明确,要合理。
      (3)系统的奖(惩)
       包括物资的奖惩和精神的奖惩,是系统化的,连续的,彼此相关的,而不是零散的,甚至彼此矛盾的。
      (4)适时的兑现
       兑现一定要适时,在恰当的时候及时兑现,才可以发挥奖励的作用。

  NextPages
        2.4 提升执行能力要素:目标、计划及跟踪
        制定目标、计划并有效跟踪,是提高执行能力的首要因素。
        2.4.1 确定目标与计划
        (1)确定目标,并分解。目标的分解需要在3个层面展开:
  将公司的目标分解为部门和个人的目标。理论上,个人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和公司的总体目标连接在一起;
  将复杂的事情分解 成简单的事情,以便于执行。复杂的任务可以被分解到不同的子任务、不同的时间段和不同层级的人来负责;
  将中长期的目标分解成一个个短期的里程碑

 

 
               年度计划 月度计划 周任务 日任务
公司                                                                                                
部门        
项目组        
个人        

        (2) 落实具体责任(任务)到人
      每一个任务都有明确的责任人
      每一个人每一天都知道公司、部门、项目组及个人的年度目标、月度计划、周任务和日任务
        (3) 明确完成时间与标准
      每一个任务都有明确的开始及完成时间
        2.4.2 执行、跟踪与改进
        (1)执行。有效的执行必须要经过恰当的培训,执行的过程必须严格遵从计划。
        (2)跟踪评估。如果没有跟踪,管理的目标就等于无效的目标。每一个任务及其子任务的执行过程,要被持续跟踪,在执行过程中需要有必要的催办、汇报和交流。要定期对执行状况进行评估并提出对策。
        (3)持续改进。要根据执行状况的评估结果和对策,及时地对目标和计划或工作方式进行调整。 

        2.5 提升执行能力要素:流程
        2.5.1 什么是流程
        流程是一类能够完全或者部分自动执行的业务过程,根据一系列过程规则,文档、信息或任务能够在不同的执行者、不同的应用系统之间传递、执行。
        企业是流程的集合体,企业中的各种经营管理工作和业务活动运转都是按照某种流程来处理的,比如行政管理中的办公用品采购与领用申请、会议室管理、车辆管理、名片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人事管理中的人员招聘、培训、绩效考核、素质评价、工作总结;销售管理的客户跟踪、限价申请、折扣申请、欠款预警、销售合同评审;项目的立项、执行与结项;目标、计划的制定、审批与执行;任务的安排、工作汇报;采购审批、出入库、报销、借款、投资决策等,企业的所有活动都是按照一定的流程来处理的,最简单的流程是单节点的,复杂的流程可以贯穿企业全部。
        2.5.2 企业为什么需要流程管理
        传统上企业管理以任务为中心,只看到局部,不能看到整体,每个人对自己所做的工作负责,但没有人对整个事件的结果负责。以流程的视角,可以激发员工的价值感和自豪感;关注流程,可以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对流程进行管理,具有以下的显著价值:
        (1) 流程自动化,提高效率。可以将企业内的结构化流程通过系统进行设定并自动流转。可以避免在等待中浪费时间,缩减行政成本,有效提升决策速度和效率;
        (2) 规范企业的业务流程和行为。可以将企业的流程设计与内部的规章、政策等相结合,使各种流程的运行与企业的政策保持一致,有效解决企业中规章制度(包括ISO9000、HSE等)和行为相分离的问题;
        (3) 实现集成管理、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通过工作流将员工、客户、物料、项目、财务、知识等集成起来,无论何时、何地,整个企业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协同工作,实现工作任务进程间协调及协作。工作流程管理可以对客户的需求,包括不满、抱怨、建议、需求变化的最新动向等等做出最快速的反应;
        (4) 管理层可以全面把握各种工作的执行情况,了解和分析任务的状态,员工的工作效率;什么流程影响了企业的效率等。从而全面掌握企业的运行情况。
        显然,没有科学的流程管理,就不可能有高的执行力,对流程的有效管理,是提升企业执行力的重要因素。

NextPages
        2.6提升执行能力要素:资源管理
        高的执行力,离不开合适的资源支持。影响企业执行力的资源包括人力、资金、设备与物料、知识、客户关系等。合适的资源不仅是指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更重要的是对资源的调度和管理。
        2.6.1 管理人力资源
        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最不可替代的资源,是“执行”的载体,是企业执行能力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科学的管理是企业执行力提升的关键。
        激励是管理的核心,个人、团队、组织的能力的建立和发展是管理的重要工作。科学的管理,可以通过对人的能力的发展和积极性的发挥,来有效地提升企业的执行能力。
        有效的激励取决于有效的沟通、参与及客观的考核,人及组织能力的提升则源自学习,包括“干中学”以及从别人和自己的经验中学习。科学的管理应当为员工参与管理创造条件,应当能够及时准确地度量员工的业绩,应当能准确识别员工的特长与兴趣,应当能为员工的学习和提高提供支持。

        2.6.2
财务管理
        提升企业执行力,必须要有有效的。财的管理要以管理会计为核心,为企业经营决策者、执行者提供相关管理信息,以“对内”提供决策信息为主要职责,协助企业实现对成本、效益、投入产出的定量分析。资源使用到了什么地方?项目、人员、客户、部门等等实时动态成本是多少?完成任务的资源是否具备?这些都是影响执行能力的重要问题,科学的可以很好地回答这些问题。

        2.6.3设备与物料管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毫无疑问,欲提高团队的执行能力,有效的设备与物料管理必不可少。设备和物料管理应当能随时回答以下问题:设备是否有科学的保修保养计划?是否按计划执行了保修保养?设备出了故障能否及时找到原因并快速解决?设备是否应该更新?设备能否满足任务执行的要求?库房有多少可用的物料?物料的采购周期是多长?应该采购多少物料才能满足任务执行的要求?等等。

        2.6.4知识管理
        知识是一种最特殊的资源,知识包括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隐性知识是指没有记载的经验类知识,需要通过实践来获得,具体包括企业、经营者或员工的经验、技术、文化、习惯等。显性知识是指容易编码(信息化),可通过各种传媒获得的知识,包括一切以文件、手册、报告、程式、图片、声音、影像等方式呈现的知识,不论是传统的书面文件,或电子化後的档案。知识分别存放在个人和组织两个层面。
        对进行有效管理是提升企业执行力的重要途径。的目标就是将合适的知识在合适的时间传递给最需要的人,使他们能够做出恰当的决策和行动。为实现这一目标,应当要做到:
        (1) 促进隐性知识转移或显性化。通过交流、讨论、干中学、师徒传承等促进隐性知识的转移;通过知识社区建设、日志、博客、论坛、会议研讨、案例分析、时候总结等多种措施,将分散在不同人员大脑中的隐性知识,变成显性化的数据和文档;
        (2) 实现显性知识可以被管理。将工作过程中形成的知识,将原本分散存放在不同人的办公室、抽屉、文件柜和计算机中的知识,集中存放在同一个知识库中,并加以科学的分类加工;
        (3) 为每个员工提供“知识助手”,每个员工工作所需要的知识,随时都可以非常方便地获得。
        (4) 激励知识工作者。要通过参与、尊重、认同和多种奖惩的方式,激励知识工作者应用知识、创造知识、分享知识。
         在个体和团队两个层面上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执行能力。

        2.6.5
客户关系管理
        客户关系越来越成为企业的重要资源,能否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客户关系,决定了企业能否长期生存和发展。有效的,能够对来自客户的需求、建议和不满做出快速、准确的响应,能够提高客户满意度,降低客户流失率,增加新客户。所以,有效的也是企业高执行能力的来源。
        应具有以下功能:
        • 对来自顾客信息的广泛收集与有效管理;
        • 通过企业信息门户,帮助顾客了解组织的信息;
        • 吸引和开拓更多的客户;
        • 管理和客户交互的每一个人每一个流程,包括客户经理、产品或服务交付人员、售后服务人员的各种活动;
        • 跟踪客户的问题和投诉,同顾客保持良好的、稳定的关系。
 
        2.7提升执行能力要素:沟通与协作平台
        提升团队执行能力最后一个方面的要素是“沟通与协作平台”,这个平台要能使不同部门不同地方甚至在不同时间工作的人,都能象在一个办公室一样,可以围绕同一目标或任务展开高效的协作,今天,信息技术为此创造了可能。
        企业的信息化有3个层次:
        (1) 单机应用。单机应用重点在于取代手工劳动,提高个体工作效率,基本不涉及企业的业务。如:文字处理、上网、收发邮件、简单的记账、统计、计算、档案管理等等;
        (2) 单元应用。在企业业务或管理职能的某一个方面,以独立子系统的形式使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作为单一业务支撑,例如人事管理、办公管理、销售管理等。提升了相应单元的运营效率,但企业管理的整体水平并未提高,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
        (3) 集成应用。企业内部管理的所有环节、所有部门、所有资源集成在一起,不单是一个信息高度共享的信息系统,更是一个统一的管理系统,能够实现信息唯一、传递及时和准确,实现管理有始有终,闭环管理,职责明确,有所依据,并贯穿于企业的每一个应用领域。同时在内部整合应用的基础上,实现企业内部所有人员、外部相关人员工作在一个基于Internet的统一的平台上。
提升团队执行能力的“沟通与协作平台”应该是第(3)个层次的信息化。
        2.8 小结
        1、提升执行动力:2大要素
        提升执行动力,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1)建立执行力文化;(2)建立基于客观考核、面向绩效的奖惩系统
        2、提升团队执行能力:4大要素
        提升团队执行能力涉及4个要素,分别是目标、流程、资源和协同工作平台,如下图所示:OA客户关系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客户关系管理

 





 

 更多关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升组织执行力(1)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升组织执行力(3)

上一条:需求与需求调研漫谈(上篇) 下一条:管理软件的核心是什么